民族舞蹈纳入中学艺术教育的可行性研究的论文

频道:民族舞 日期: 浏览:589

民族舞蹈纳入中学艺术教育的可行性研究的论文

  [摘要]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,素质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谈论,培养“德智体美”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当代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,“美”是指美育,即审美教育,美育的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。在我国现行的中学艺术教材中,美术、音乐教学内容占了绝大部分。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是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,是民族传统审美的具体体现。因此,将民族舞蹈的身体训练和作品欣赏纳入中学教材,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。

民族舞蹈纳入中学艺术教育的可行性研究的论文 第1张

  [关键词]体态 气质 民族审美 民族自豪感 时代感

  一、在中学普及民族舞蹈教育的必要性

  我国早在周代就有舞蹈教育的正式记载,该时代教育家强调乐舞的教化作用,认为舞蹈与诗、礼三者融合,用以陶冶人的情操。在周礼制度中,“六小舞”就是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乐舞教材,其中持羽的为“文舞”,用以培养良好的仪容;持兵器的为“武舞”,可以熏陶威武的气度。几千年的美育思想,放之今日仍然适用。民族舞蹈教材可以分为舞蹈训练课和舞蹈赏析课,如果我们能将其纳为中学美育教材的一部分,其积极作用有:

  1.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态气质,有利于青少年智力的开发

  首先,舞蹈的本体是肢体运动,跳舞是学生们通过娱乐达到健身的最佳方式:科学的肢体训练,使青少年的肌肉呈条形生长;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欢快的节奏和韵律,可以熏陶出孩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;长期的科学的训练能矫正不良的形体,改善过于肥胖、瘦弱的形体,使青少年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身心素质都可得到全面提高。

  其次,民间舞训练是对开发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很有帮助,在欢快的动律和轻松的舞步中,学生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和柔韧性都能得到运动。在学习舞蹈过程中提高了身体不同部位的注意力支配,开发了身体平衡能力,对于青少年的观察、想象、记忆、模仿等能力的发展,都有全面推进的作用。

  2.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审美

  中国的民族民族舞来源于民间,是几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具有自娱性、广场性、通俗性、群众性等特点。这些特点决定了大部分民间舞欢快、热闹、聚众、简单易学的优势,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。通过民间舞蹈的学习,能培养学生怎样正确认识美、发现美。

  3.有利于中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形成

  随着全球资源共享,文化的传播与碰撞越来越激烈,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街舞、摇滚等外来文化所吸引。当我们周围满是哈韩哈日的青少年,若干年后,有谁来继承发扬我们的民族艺术?我国北有秧歌,南有花灯花鼓;有激情豪迈的鄂尔多斯,有舒展悠扬的藏族旋子,这些优秀的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的传承发扬,通过学习民族舞蹈,中学生可以了解和认同我们的民族文化,由内而外的树立民族自信心,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。

  二、在中学开展民族舞蹈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建议

  1.民族舞蹈没有被学生以及家长普遍接受

  现今社会,民族民间舞在大多数人眼里甩不了“土气”的帽子,认为民间舞难登大雅之堂,跳民间舞没面子。在各类业余培训班中,家长普遍倾向让孩子学习拉丁芭蕾等“洋玩意”,学生也更喜欢街舞爵士等现代艺术。这类现象的普遍性使得笔者感到心痛,作为一名艺术大学生,我们有责任去普及和宣传我们的传统艺术。我认为,培养学生的对民间舞的兴趣可以从设立舞蹈欣赏课开始。中学的音乐课上有民族音乐欣赏的部分,用样也可以加入民族舞蹈欣赏的内容。许多优秀的民族舞蹈剧目,如《黄土黄》《雀之灵》《酥油飘香》等,都是极具民族审美又具时代意义的。其次,在舞蹈训练过程中,注重教材的趣味性,避免干巴的身体训练。比如,我国民间舞蹈常常载歌载舞的,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,可以加入民歌的内容,既能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节奏,又能活跃气氛。如此,让学生了解到,民间舞不是“老土”的远离城市生活得东西,民间舞一样可以展现都市人的现代情感。

  2.教材及师资力量需要健全

  在中学普及民间舞蹈的第一步,便是编纂一部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艺术教材。我们目前的现行舞蹈专业教材较多针对舞蹈专业学生。尽管现今各类舞蹈教材层出不穷,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教材,中国舞蹈家协会也与舞蹈考级教材,及各省市出版的舞蹈考级教材等。这些教材都不适用于中学舞蹈教育:其一,考级教材是从3—4岁舞蹈启蒙开始,针对不同年龄段编创的具有针对训练性的组合,对于大多数毫无基础的中学生,很难适应自己年龄段的课程。其二,考级教材以训练性为主,中学生舞蹈教材不但需要身体训练的部分,还需要加入舞蹈欣赏的'内容。因此,普及民间舞蹈需要编创一套符合中学生身体条件和精神气质的教材。

  除了中学生业余舞蹈教材的不完善,业余舞蹈教育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。现今,中国艺术院校培养出的舞蹈类毕业生,多是从事专业舞蹈教学,教学能力上也较为单一。一个优秀的业余舞蹈教师,所具备的素质需要比专业学校的更加全面: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,对各个民族的舞蹈风格有所掌握;更要具备丰富的舞蹈知识和作品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;还要有一定的舞蹈编创能力,创作符合中学生精神面貌的作品;还需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,在课程学习中充分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由此可见,专业艺术院校对舞蹈类学生培养的成功与否,是业余舞蹈教育能否普及和持续发展的关键。在中学校园里,只有素质全面专业合格的舞蹈老师,才具备驾驭艺术教育风帆的能力,让民族艺术之花开满校园。

  结语: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,人们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发掘。在青少年中普及宣传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势必要做的工作,因为群众是传统艺术生长发展的土壤,脱离了群众,我们的民族舞蹈艺术就是“空中楼阁,无根之树”。将民族舞蹈纳入中学艺术教育中——尽管这个工作现在只是刚开头,甚至一些实际措施还处在头脑中的构建阶段,但我相信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,有一天我们辉煌灿烂的民族舞蹈一样能被青少年所推崇和喜爱。

  参考文献:

  [1]吕艺生.舞蹈教育学[M].上海:上海音乐出版社,2000.

  [2]刘受益.美育基础知识[M]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.

【民族舞蹈纳入中学艺术教育的可行性研究的论文】相关文章:

1.中国民族舞蹈的艺术特点

2.浅谈少数民族舞蹈服饰艺术论文

3.少数民族舞蹈在幼儿舞蹈教学的渗透论文

4.民族舞蹈的简介

5.民族舞蹈和舞蹈服饰的关系

6.民族舞蹈中舞蹈技巧的应用

7.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研究论文

8.中国的民族舞蹈特点

关键词:民族舞

相关文章